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苏州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 甲烷 氯化氢 一氧化碳 硅烷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 金宏气体将闻令而动 奋勇前行
新闻中心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出台 金宏气体将闻令而动 奋勇前行
发布时间:2022-11-01        浏览次数:71        返回列表

3月23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正式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从战略定位、发展目标、重点应用、组织实施等方面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金宏气体作为长期从事氢气制储运业务的企业,对此感到由衷的欣喜和振奋。

“规划”要点一览

战略定位

1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3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发展目标

1到2025年,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氢能储运技术取得较大进展。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2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 产业布局合理有序,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3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重点应用

1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

2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

3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大巴/卡车等新能源客货车辆的市场应用空间;

4探索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5不断扩大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市场规模。

此外,“规划”对氢能源属性的明确,将有效去除目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少法规瓶颈,并对制定出台更多相关法律规章提供清晰定位。 

氢能发展 前程似锦

与传统电能相比,发展氢能需要在基础设施领域有较多先期投入。但放眼长远,氢能不但可以带来更充沛的能量,还将以绿色环保的特点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重要贡献。

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上强调: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氢能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王翔在“规划”发布会上表示:氢能的能量密度高、储存方式简单,是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理想选择,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了解决方案。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表示:相信未来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不断提升,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氢能更是成为“绿色办奥”理念的重要体现。“飞扬”火炬采用清洁低碳氢能作为燃料;冬奥赛区共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余辆,配套建设加氢站30余座,全面实现交通领域绿色用能。

助力氢能 金宏一直在努力

“规划”的出台让金宏气体感受到了由衷的欣喜和振奋。在努力开拓氢能产业上,我们是这样想和这样做的。

首先,氢能产业的开发包含着较多小功率燃料电池的应用。氢能在替代纯电和汽、柴油等能源问题上优势明显,为此可基于小功率燃料电池氢能示范项目,避开大规模前期投入和政府补贴,依靠数家关键企业的携手合作,在轻便二轮车、叉车,无人机等领域探索应用场景落地,为氢能交通产业多元化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同时,充装量较小的小型车载缠绕氢气瓶可以采用在气体厂预充装然后直接配送到用户的换瓶供氢模式,从而规避高昂建站成本。金宏气体作为国内最大的瓶装气供应商之一,在该领域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其次,“规划”同时鼓励在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逐步扩大应用规模,建立健全氢能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性电价等政策。金宏气体非常重视通过不同场景多元化取得氢气来源的技术模式,并已就此在绿氢等领域开展项目探索。

最后,氢能物流运输方面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金宏气体在20Mpa管束车运氢业务上运营经验丰富,该类车型单次运氢量较小,同时管束也是供应链中的储氢载体,与汽柴油、LNG等其他能源储运方式有较大差异,对较大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很难匹配。为此我们愿意与相关储运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运输效率,以满足“纲要”远景规划目标要求。

在氢能源产业布局的具体实践方面,金宏气体近年来一直在江浙沪和川渝地区参与加氢站、油氢合建站以及 “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的氢气供应,正在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都已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并持续加大投入和加强布局,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为此金宏气体将充分借“规划”发展东风,充分发挥自身在氢能源产业中已经积累的经验,全力配合国家、行业做好产业升级转型,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强大能源保障,为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环保战略目标尽最大努力。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