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山东齐鲁石化公司

主要生产汽油、航煤、柴油、沥青、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站内搜索
 
首页 > 新闻中心 > 齐鲁石化:共绘绿色低碳发展新蓝图
新闻中心
齐鲁石化:共绘绿色低碳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2-11-09        浏览次数:259        返回列表

旭日从东方地平线冉冉升起,石化城管廊蜿蜒盘旋,储罐星罗棋布,机泵列阵排列,银塔直破青天,现代化工业的图景,映衬着齐鲁石化人辛勤忙碌的身影,在晨曦中越发豪迈壮观。

齐鲁石化是山东大地上的耀眼明珠,是推进国家发展壮大、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支柱产业基地,是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等加工工艺最为齐全的炼化企业,被誉为炼化“博物馆”。

多年来,齐鲁石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绿色发展的践行者。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蓝图不断绘制迭新,高质量发展成为鲜明底色和主基调,逐步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融,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韩峰说:“齐鲁石化将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目标,加速推进转型升级发展,打造‘鲁油鲁炼、高端材料、绿色产业’三大基地,推动齐鲁石化迈上‘巩固千万吨炼油、升级百万吨乙烯,产值过千亿、利润过百亿’的‘双千双百’新台阶。同时,促进企地合作共赢,助力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打造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2022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报眼位置刊发《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文章。文中提到:“近日,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山东淄博市高青县唐坊镇正式注气运行。这一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降碳效果相当于植树约900万棵。”

9月28日,新华社发布《山东:加速动能转换迈向绿色发展》文章。文中提到:“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行,15个注气站每年可利用二氧化碳100万吨”。

如今,在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那座充满年代感的造粒塔旁,拔地而起的CCUS装置群熠熠生辉。该厂煤气化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液化提纯技术进行回收,从一种排放物变成“双碳”战略下的“宠儿”。

CCUS是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韩峰告诉笔者:“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被誉为‘工业森林’,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1年,可有力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CCUS产业发展经验。”

2021年7月5日,中国石化宣布:开启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设——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这是国内第一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也是国内最大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对搭建“人工碳循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CCUS项目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投入新的生产过程再利用和封存,可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经理李海强说。

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煤气化装置排放的二氧化碳尾气属于优质的二氧化碳资源,纯度高达90%。在碳捕集环节,齐鲁石化通过液化提纯技术,回收煤气化装置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在碳利用与封存环节,胜利油田向油井注入二氧化碳,大幅提高石油采收率,同时二氧化碳通过置换油气、溶解与矿化作用实现地下封存,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和环境保护,是减少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封碳驱油”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支撑。

齐鲁石化按照国家“双碳”目标战略部署,迅速启动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运行管理,深化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究,持续优化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流程,不断降低项目碳排放和捕集成本,逐步扩大项目应用规模。

根据原料气、产品气和存储运输方式,确定液化提纯技术方案。为了降低运行能耗和液态二氧化碳产品成本,项目采用大量余热回收、余压回收等节能技术,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有效回收,大大提升能量利用效率,减少运行过程中的“二次碳排放”。

全体参建人员始终以“管好安全、管好质量、管好进度”为导向,提升项目施工效率。业主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协同作战,克服疫情反复、冬季施工和长周期订货等困难,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打破常规,采用两班倒模式昼夜不停施工,争分夺秒,汇聚中国制造力量,保障建设物资供应,CCUS项目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100%。

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齐鲁石化采用项目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现场管理部+监理+承包商的管理模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涵盖工程设计、设备选型采购、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

“施工项目实行网格化管理,3个施工区域被划分为5个网格,分别设立网格长,全流程负责单元装置的设计、安装、施工,以及试车和开车工作。”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生产技术科科长耿涛说。

2022年1月29日,仅用时96天,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全面建成中交。

随后,齐鲁石化加速推进开工准备工作,成立专家团队,对开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推演,制定防范措施,确保装置开得起、稳得住、长周期、高效益。

4月4日,第一辆满载二氧化碳产品的罐车出厂,运往胜利油田注气项目投产后,齐鲁石化捕集的液态二氧化碳经公路运输到胜利油田进行驱油。为了做好产品装卸工作,齐鲁石化与胜利油田加强沟通联系,研讨对接产品日产量、罐容及装车条件等事项,建立线上销售流程;胜利油田配备多台车辆满足CCUS项目运输需要,为二氧化碳及时销售出厂做好准备。截至9月份,齐鲁石化已累计外送二氧化碳产品超20万吨。

齐鲁石化总经理王玉亮介绍:“同属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和胜利油田合作的CCUS项目具有天然的优势。下一步,将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尽早建成投用齐鲁石化到胜利油田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

氢能源赛道上迈出“一大步”

据国家能源局估算,截至2022年5月,我国加氢站数量超250座,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底,随着全国首座高速公路加氢站在山东高速集团淄博服务区正式竣工,齐鲁石化燃料电池用氢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该项目用氢为齐鲁石化氯碱厂电解盐水的一种副产品,纯度可达99.99%,完全符合国家车用燃料电池氢气标准。”齐鲁石化氯碱厂烧碱车间主任韩松介绍说,氢气由自用变为外供,并无其他成本叠加。

作为产业链的一种副产品,从自用到外供,看似只走出“一小步”,实则是在氢能源赛道上迈出了“一大步”。此举,齐鲁石化燃料电池用氢项目不仅让氢气实现了使用领域的跃迁,还令其“身价”在变换赛道后得到了变现。

2022年3月,齐鲁石化燃料电池用氢项目建成投用,齐鲁石化进入中国石化氢能领域战略布局,有望成为山东省“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的重要支撑,助力“双碳”目标任务的加速推进。据估算,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年外送氢气千万立方米,可供1000辆轿车分别行驶10万公里。

“齐鲁石化每年的氢气产能在16.77万吨,主要用于油品质量改善,每年用量在15万吨左右,还有近2万吨氢气产能没有发挥出应有价值。”齐鲁石化科技发展部副经理徐奇轩对氢能产业未来前景看好,“随着齐鲁石化氢气产能进一步释放,整个产业迎来利好。”

该项目投用以来,已有230余车氢气被运往各地,齐鲁石化在“净”能领域“氢”其所有,书写着齐鲁“芳华”。

“按照一台氢燃料电池车行驶100公里、消耗1千克氢气估算,相同行驶里程下,能满足56707辆氢燃料电池车的氢能供应。”氯碱厂烧碱车间氢气充装技术员黄德新说。

随着国家对氢能发展的日趋重视,中国石化已将发展氢能全产业链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业务,齐鲁石化作为其中的参与者,贡献着一份“净能”力量。

大自然的“聚宝盆”

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获悉,2021年,我国光伏产业继续高歌猛进,累计装机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随着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光伏行业需求旺盛,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与传统能源相比,太阳能可谓绿色清洁、可持续的能源类型。”齐鲁石化热电厂党委副书记杨涛向笔者讲述了光伏发电的意义和背景。光伏发电易操作,无机械运动,无燃料消耗,不产生涵盖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齐鲁石化将光伏发电纳入公司战略规划,御“光”而行,勇做这场革命的先行者和践行者。

“公司一期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开工。”2021年9月30日,齐鲁石化副总工程师、热电厂经理王军明宣布齐鲁石化光伏发电一期项目开工建设。作为中国石化当时容量最大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该项目也是齐鲁石化首个成规模的集中式光伏发电工程。

投运后,项目年均发电量达1133万度,若按年均家庭用电1100度估算,将为10000多个普通家庭提供一年的清洁电能。据估算,年可节约标准煤0.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6万吨,相当于植树9万棵,预计6年即可收回全部成本,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观,被称为大自然的“聚宝盆”。

“我们充分利用闲置的露天库房,让闲置土地也能产生更多效益。”在徐奇轩看来,这一项目的成功还在于对厂区闲置土地的有效利用。接下来的二期项目,结合各厂区的楼顶和其它闲置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向闲置土地要效益、向立体空间要效益。

8月3日,随着地质勘探第一钻的机器轰鸣,齐鲁石化二期光伏发电项目进入测点勘探阶段。占地面积110亩,2个光伏发电单元贯穿东西,装机容量达5.77兆瓦,二期项目让光伏发电在齐鲁石化有了延续。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6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超5000吨。

9月2日18时20分,齐鲁石化热电厂中心控制室内,伴随着一期光伏发电系统1000万发电量数据闪烁,光伏发电项目提前100多天完成全年额定发电任务。

光伏发电项目自2021年12月29日建成投用以来,节约标准煤0.3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63万吨,为齐鲁石化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助力中国石化“双碳”目标实现作出积极贡献。

为了降本增效,在齐鲁石化,像“余热、余温、余压”这种看似无用的资源都被重新收入“囊中”,发挥其剩余价值。利用机组余热发电,让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在资源的重新调配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每小时发电量可达到700度。

“气体联合装置生产过程产生大量温度不到200度的热量,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属于低品位热能。”该厂气体联合车间相关负责人回忆说,此前都是通过循环水来冷却处理,不仅余热没有用武之地,还需要大量消耗冷却水。

随着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投产,低品位热能变成高品位电能,据保守估算,每年发电量约700万千瓦时、减少循环水消耗120万吨,产生经济效益约456万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4000多吨。

守护“生命之河”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齐鲁石化始终以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这条“母亲河”。

走进齐鲁石化供排水厂乙烯净化控制室,监测系统的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齐鲁化学工业园区地方企业的废水处理指标,各项数据一览无余。

保护黄河,处理污水是关键。齐鲁石化在处理自家污水的基础上,还担起了周边百余家地方企业的污水处理难题,在全国首家推出“国企+”区域达标模式,帮助地方解决了污水治理的“老大难”。对打造淄博环保“生态圈”,守护黄河流域“生命线”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为了保护黄河水,实现废物利用,齐鲁石化向污水要效益,通过多项技术改造,‘污水’变‘活水’。”说起齐鲁石化的污水回用项目,齐鲁石化生产技术部副经理高同伟如数家珍。

“供排水厂乙烯污水场污泥干化设施增设喷淋水管线项目,就是将固废装置干化单元喷淋水由堠皋地下水改为乙烯污水场出水。”污水摇身一变,成为地下水的“平替”,重新投入生产链条,实现污水再次利用和节约新鲜水的双重目标。

该项目按全年运行9个月,每月干化运行15天计算,可节约新鲜水约58万吨/年。“目前,已投用的污水回用项目有8个,年回用污水量超700万吨。”高同伟从项目列表中看到了黄河水治理重任里的齐鲁担当。

“齐鲁石化正在积极实施炼油南区污水回用及提标改造项目。”翻开项目可研报告,公司生产技术部水汽管理科副科长涂俊梳理着其中的数字。项目投用后可节水190万立方米/年。目前项目施工进行中,计划12月份建设中交。

齐鲁石化在治污的同时,升级“打法”,力推污水回用技术,“变废为宝”成为现实。

污水深度回用科研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污水排海管线的关停。担任供排水厂污水深度回收利用项目牵头人和负责人的盛伟算了笔账,齐鲁石化排海管线绵延60公里,加之协助百余家地方企业排污,目前,供排水厂每天接收污水4.5万吨,达标排放3.5万吨,回用污水达一万吨。

保护黄河,污水回用利在千秋。

今年,《齐鲁石化“十四五”节水工作方案》《齐鲁石化水资源节约管理细则》等管理举措纷纷出台,节水治水“并驾齐驱”。包括“工业取水量比2020年降低10%,节水400万立方米”在内的8类节水计划正逐步成为现实。

今年上半年,齐鲁石化工业取水量1977.53万立方米,比中国石化考核指标少244.06万立方米;污水回用率44.54%,比考核指标高4.54个百分点。循环水水质合格率完成99.89%,达到奋斗指标;循环水浓缩倍数平均值炼油4.62,其它4.79,达到中国石化专业管理要求;化学水水质合格率完成100%。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齐鲁石化人精打细算省出来的“金豆子”。

建厂56年以来,齐鲁石化通过提高全员节水意识,加大新型节水设施投用,实施节水技术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等措施,守好每一亩节水“责任田”。据估算,截至去年年底,累计节水约3亿立方米。

“按照大明湖12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计算,相当于节约近249个大明湖。”涂俊自豪地按着手中的计算器说。

肩负“端稳能源饭碗”重任,齐鲁石化下苦功夫、拿硬措施,在各个行业赛道上勇站“C位”,担当“主角”立新功。

齐鲁石化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转型升级的新征程中,可持续发展动能不断积聚,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在率先打造两个一流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奋力谱写齐鲁石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