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氢互联
当前位置: 首页 » 燃料电池 » 燃料电池 » 正文

一张薄膜“国产化” 撑起氢能“中国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26 14:20:31    浏览次数:141
导读

“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

“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在生态科技新城有这样一家公司,历时25个月,自主研发出质子交换膜,解决了这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助力氢能产业发展。

“这一层就是我们做的质子交换膜,它的厚度只有15微米,也就是一张A4纸五分之一的厚度。”江苏金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四海介绍,它的厚度只有15微米,也就是一张A4纸厚度的五分之一,1平方米仅有20多克重,放置于燃料电池发电的关键核心部件——膜电极组件最中间。氢气被分解成电子和质子后,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能,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和氧结合变成水。

此前,质子交换膜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被美国公司垄断,生态科技新城这家企业历时25个月,自主研发、自研设备,突破了核心技术,并打造成功质子交换膜生产线。

谢四海介绍,目前质子交换膜90%依赖进口,价格为2000/平方米,而一台氢能源汽车至少要用到20平方米。目前进口的主流竞争对手价格是20001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技术大批实现国产化后,预计能做到6001平方米左右,这样能大幅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


江苏金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张裕刚介绍,他们正对质子交换膜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从一次涂布改成两次涂布,因为一次涂布的量可能不太够,表面平整度也不太好,两次涂布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上胶量,成品率以前只有70%,改造之后可以达到95%以上。

不久前,金材科技的“面向氢燃料电池的高通量质子交换膜关键制造技术研究”获得了扬州市的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奖金,为质子交换膜在扬州实现大规模量产增添了动力。

“我们实验时间累计已达4000多个小时,完成了中试,目前产品进入试生产阶段,部分样品正在韩国现代汽车上做测试,预计明年年初可实现量产。届时,质子交换膜价格预计能降到600/平方米左右,让一台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成本降低2.8万元。”谢四海说,“未来,‘扬州产’质子交换膜可望被用到氢能源汽车上,展示我们扬州的‘氢’实力。”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hongqinghulian.com/fuel/202310/26/rldc23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982726736@qq.com。
 

Copyright © 2022 / 中氢互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358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