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在生态科技新城有这样一家公司,历时25个月,自主研发出质子交换膜,解决了这一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助力氢能产业发展。
“这一层就是我们做的质子交换膜,它的厚度只有15微米,也就是一张A4纸五分之一的厚度。”江苏金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四海介绍,它的厚度只有15微米,也就是一张A4纸厚度的五分之一,1平方米仅有20多克重,放置于燃料电池发电的关键核心部件——膜电极组件最中间。氢气被分解成电子和质子后,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能,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和氧结合变成水。
此前,质子交换膜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被美国公司垄断,生态科技新城这家企业历时25个月,自主研发、自研设备,突破了核心技术,并打造成功质子交换膜生产线。
谢四海介绍,目前质子交换膜90%依赖进口,价格为2000元/平方米,而一台氢能源汽车至少要用到20平方米。目前进口的主流竞争对手价格是2000元1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技术大批实现国产化后,预计能做到600元1平方米左右,这样能大幅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
江苏金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张裕刚介绍,他们正对质子交换膜的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从一次涂布改成两次涂布,因为一次涂布的量可能不太够,表面平整度也不太好,两次涂布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上胶量,成品率以前只有70%,改造之后可以达到95%以上。
不久前,金材科技的“面向氢燃料电池的高通量质子交换膜关键制造技术研究”获得了扬州市的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奖金,为质子交换膜在扬州实现大规模量产增添了动力。
“我们实验时间累计已达4000多个小时,完成了中试,目前产品进入试生产阶段,部分样品正在韩国现代汽车上做测试,预计明年年初可实现量产。届时,质子交换膜价格预计能降到600元/平方米左右,让一台氢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成本降低2.8万元。”谢四海说,“未来,‘扬州产’质子交换膜可望被用到氢能源汽车上,展示我们扬州的‘氢’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