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氢互联
当前位置: 首页 » 制氢 » 绿色制氢 » 正文

我国“绿氢”生产迈入万吨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4 15:16:16    浏览次数:154
导读

我国的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纳日松项目),于7月9日成功生产出氢气。

我国的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纳日松项目),于7月9日成功生产出氢气。

氢能是突破现有能源行业的障碍,实现不同能源形式之间深度融合的重要工具。它对于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的深度脱碳具有帮助。

目前,氢能产业正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道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每年生产约3300万吨氢气,但其中大部分来自化石能源制取,被称为“灰氢”。相对而言,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所制取的“绿氢”,其比例较为较低。推动新能源制取氢气产业发展,正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阐明了一系列发展目标。未来的重点将会是搭建一个清洁、低碳、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特别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进行制氢,同时对使用化石能源进行制氢进行严格控制。

根据初步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各地启动了40多个“绿氢”项目,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宁夏等风光资源丰富的区域。

纳日松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风光制氢示范项目之一。该项目是由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能源)和满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项目的主要设施是在采煤回填区建设光伏电站,年平均发电量大约为7.4亿千瓦时。这些电量中的20%将直接供应给当地电网使用,剩下的80%将用于制氢。项目将安装15套每小时可产生1000标方氢气的碱水制氢设备,年产氢气约1万吨,同时还能副产约8万吨氧气。主要使用领域包括化工和交通领域。

纳日松项目将太阳能和氢能这两种清洁能源高效密切地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绿色电力,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通过探索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电力制氢新模式,解决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并网时存在的电力供需平衡和消纳问题。

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纳日松项目采用了大规模应用万安培级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电源。这一决策是为了替代传统晶闸管,以提高电力转换效率和降低电网电压的损失。季孟波指出:“这是全球绿电制氢行业首次广泛应用万安培级IGBT电源作为碱性电解槽整流电源,这种做法将使规模化制氢对电力网络更加友好,系统整体转化效率更高,并且在国内制氢电源技术发展方面扮演引领和示范的角色。”

纳日松项目成功地生产出氢气,为我国发展绿色电力制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支持。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氢能源“制造、储存、输送、使用”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水平,并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绿色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zhongqinghulian.com/made/202307/14/zq34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982726736@qq.com。
 

Copyright © 2022 / 中氢互联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358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