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氢能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储运环节是制约氢能发展的一个瓶颈。要实现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必须突破安全高效输氢技术的瓶颈。中石油管道局首席专家张文伟曾表示,大规模集中制氢和氢能长距离运输是未来的趋势。作为一种经济可行的运输方式,管道输送将在加快氢能资源调配和市场覆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氢能在能源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输送氢气的管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氢气掺入现有的天然气管线中输送,另一种是新建纯氢管道进行输送。国外在氢气管道的建设方面较早开始,美国和欧洲率先布局并铺设了氢气管道网络。虽然我国在输送氢气的管道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进展也较为缓慢,但已经有一定的进展。今年以中石化、中石油、国电投等企业为首的多家企业在输送氢气的管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以下进展整理自公开资料,如有错误之处,请留言纠正。
7月14日,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宝鸡钢管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国内首次全尺寸螺旋焊管长期高压高比例掺氢试验,达到相关技术标准。此次试验采用直径为508mm的钢级L415M螺旋焊管,在经过100天的长周期试验后成功完成了高压6.3Mpa、掺氢比例达到20%的试验。这次试验是国内第一次在同步达到掺氢压力和掺氢比例两方面达到“双高”的全尺寸实物钢管掺氢试验。
国家管网集团在6月25日在哈密成功完成我国首次高压力多管材管道纯氢试验。本实验为我国未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长途纯氢运输带来了技术支持。本实验是国内首次对DN250规格、6.3Mpa输氢非金属管道和现役金属管道进行充氢检测。管道尺寸和试验压力超过国内已建纯氢管道的主要运行指标。同时,这也是国内首次对9.45Mpa全尺寸非金属管道进行高压纯氢爆破试验,各项结果都达到了预期。
5月,通辽市龙圣峰天然气有限公司率先申请内蒙古科技“中低压纯氢与掺氢燃气管道运输及应用核心技术研发”专项项目管道实验平台部分已在通辽市龙圣峰甘旗卡门网站成功投产。该项目还有其他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石油、清华、Xi交通大学、西南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以及氢能和绿色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如昆仑氢能有限公司、北京启迪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纯氢和掺氢段管道长度为4公里,管径为D323.9mm,1.6兆帕的设计压力。此次生产在促进氢能多元化综合利用、天然气掺氢和纯氢多场景应用、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于4月16日发布了消息,宣布其已取得了在现有天然气管道长距离输送氢气的技术突破。在位于宁夏银川的宁东天然气掺氢管道示范平台上,氢气与天然气的掺混比例已逐步提高至24%。经过了100天的测试运行,这条全长397公里的天然气管线运行整体安全稳定。
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将“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纳入“国家石油天然气网”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中国氢气远距离输送管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该管道一期的运力为10万吨/年,同时还提前预留了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同时,还将在沿线多个地方预留端口,方便接入潜在的氢源。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表示,未来中国石化将依托于“西氢东送“管道建设支线和加氢母站,助力京津冀氢能走廊的建设,并帮助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双碳“目标。
3月26日,湖北省大冶市举行了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的开工仪式。该项目的总投资预计为52亿元。该项目计划建设多条直径200mm、总长度约50km的输氢管道,投资计划为2.5亿元。通过这个项目,将从规划的三个绿氢工厂直接输送氢气至市内的几家用氢企业和智慧能源站(加氢站)进行使用。
3月10日,宝鸡钢管公司使用最新开发的钢级L360M、直径406mm的直缝高频焊管(国产氢管)成功进行了国内首次全尺寸实物长周期高压6.3mpa纯氢实验。通过此次试验,公司积累了输氢管材研发和全尺寸评价方面的宝贵经验。
内蒙古西部天然气公司于3月9日开始了国内首个掺氢长距离高压输气管道工程。该项目总投资为9.1亿元,管道长度为258公里,设计压力为6.3兆帕,最大输气能力达到每年12亿立方米。
国电投在2月9日成功进行了天然气掺氢入户应用示范,将“绿氢“与天然气混合后,通过管道输送给了该小区的20户居民。这也是国内首次向真实居民用户展示了掺氢天然气入户应用的示范。
1月初,中国石油管道局宣布将对京津冀氢能管网进行总体规划,这将是中国首次将氢能运输关键问题研究推出实验室,为全国氢能管道建设和推广提供科学论证。中国石油管道局表示,其新能源、新业务已初步产生规模,已建成并在建的项目合同金额已超过5亿元。自2022年以来,管道局已经运营了41个新能源项目,其中包括氢储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