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其中氢能方面指出:
成都建设“绿氢之都”,打造德阳“世界级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基地基地”,乐山“中国绿色硅谷”。
大力开展氢冶金、二氧化碳采集应用一体化等试点示范。
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绿色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有序推进换电模式和氢能电池试点应用,在重型货运车辆、运营公交车等领域。
合理配置加氢基础设施,鼓励加氢站与加油站、加油站合作,扩大加氢加气功能。
加快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如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加快绿色低碳领域现代工业学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
重点推进基础尖端技术,如新型电力系统、节能、氢能、储能、动力电池、高效太阳能电池、生物质替代、零碳综合供能、零碳工业流程优化等。
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先进应用。集中于复杂的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控制、高效光伏、大空间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资源氢技术创新,加快燃料电池系统、储能设备、氢储能设备、特种钢、二氧化碳转化催化剂等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部件、软件等技术缺陷。鼓励二氧化碳的大规模利用,支持R&D和二氧化碳捕获和密封技术的示范应用。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展产业化氢能示范应用。“制储输用”全链发展,探索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促进可再生资源、储能、氢能、二氧化碳收集应用与保存等方面的科研合作与行业沟通。
促进氢能的提高“制储输用”标准化体系。完善工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探索出口工业产品的碳足迹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