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la本周四美股股价飙升超过60%,创下2020年6月份以来最大的单日涨幅。据悉,该公司成功获得氢气服务商BayoTech的最大订单,订购了高达50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并且,Nikola还将在今后两年持续从BayoTech采购氢气,以供应其燃料电池的使用。
博世作为Nikola的电池供应商,宣布其德国费尔巴哈工厂开始量产氢动力模块。这些模块将首先用于美国Nikola公司的燃料电池电动卡车上,该电动卡车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在美国市场亮相。博世计划到2030年,凭借氢能技术实现约50亿欧元的销售额。除了德国费尔巴哈工厂外,博世还在中国重庆投入氢动力模块的量产,并由无锡工厂提供所需零部件。
丰田汽车的高层表示,丰田将专注于在欧洲和中国销售氢动力卡车和轿车,以实现到2030年销售20万辆氢动力汽车的目标。这是丰田自本月成立独立的氢业务部门以来所做的首次战略更新。该部门的目标是将燃料电池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包括工业发电和商用卡车。截至2022年,丰田的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约为3900辆,不到其全球销量的1%。
就国内而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6月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数据。6月份的产销量分别为670辆和955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27.1%和109.9%。而1至6月的累计产销量为2495辆和2410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8.4%和73.5%。此外,北京还提前公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碳减排项目设计文件《北京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项目》,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发展的加速。
国金证券电新团队认为,燃料电池车(FCV)的产销量确定性很强,对整个年度的产销量持续看好。前6个月的产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总和,随着订单量的激增,整个行业呈现出高增长的趋势。行业放量的特点是“先低后高”,预计今年全年的产销量将达到万辆。随着政策的明确和补贴细则的推出,将推动行业的放量。头部企业的业绩增长和增速将通过装车数据来反馈,FCV的放量和大功率趋势叠加,将首先受益于核心零部件环节的企业。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使用氢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或主要驱动力的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根据《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预计到2025年,国内将拥有5万辆氢燃料电池车,其销量约为2万辆。通过规模化和国产化的推动,预计燃料电池的成本将快速下降。据国联证券贺朝晖等人的研究报告估计,到2030年,国内氢燃料电池车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将与柴油重型卡车相当,这将带来经济上的优势驱动,进而持续推动氢燃料电池车的销量增长。预计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的年产销规模将至少达到10万辆。
头豹研究院李卿云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的上游是氢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其中代表性的供应商包括亿华通(65.020, 3.18, 5.14%)、重塑科技和清能股份等。产业链的中游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其中代表性的制造商有宇通客车(14.280, -0.02, -0.14%)、福田汽车(3.590, 0.00, 0.00%)和佛山飞驰等。而产业链的下游是交通物流运营商,其中代表性的运营商有中国交建(11.290, 0.06, 0.53%)、中国外运(4.570, 0.03, 0.66%)、日邮物流等。
就市场份额而言,商业化初期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系统的市场集中度较高。2022年,燃料电池系统的四个领军企业亿华通、重塑股份、国鸿氢能和捷氢科技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2%(按终端销售量计算),而且第一梯队成员相对稳定。储氢系统市场集中度逐年略有下降,2020-2021年前三名企业分别为国富氢能、舜华新能源和科泰克,而国富氢能在2019-2021年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3.72%/43.17%/37.93%。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有所布局的上市公司包括威孚高科(17.590, -0.44, -2.44%)、亿华通、富瑞特装(6.320, 0.06, 0.96%)、德宏股份(13.740, -0.24, -1.72%)、美锦能源(7.810, 0.18, 2.36%)、海马汽车(4.500, 0.04, 0.90%)和京城股份(12.940, 0.12, 0.9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