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6岁的年轻团队,是一个精英云集的团队。
绿氢,一个蓄势待发的新能源产业。
年轻的团队撞上新兴的产业,会演绎出什么样的故事?
今年国庆节前夕,寰球北京公司收到三峡集团的委托函:因高标准执行国内首套万吨级绿氢项目,将委托其继续承担污水零排放单元的主要服务工作。至此,绿氢项目国内首套“零排放”花落寰球北京公司。
回溯2023年,新能源业务成为该公司生产经营业绩增长最快的模块之一。
而这背后,是新能源团队艰难求索的故事。请跟随《中国石油报》本期《讲述》栏目,踏上他们的逐“氢”之路,倾听他们的筑梦故事。
孤独的探路者
今年38岁的唐硕看起来比同龄人略显年轻——白皙的皮肤,瘦削的身形,鬓角略见几根白发。兴许是因为极度的热爱,常年的科研工作似乎并未给他留下熬心费神的沧桑感。只有在跟他近距离交流的时候,才会发现他偶尔“不在线”——那一定是在琢磨某个技术走了神。
天生“技术控”的他,因获得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而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并在那里度过了7年的本硕时光,毕业后进入寰球公司,跟进首个大氮肥国产化项目将近8年,申请国家专利近20项。
在他平静的讲述中,选择投身新能源产业,在偶然之中又有些必然的意味。
“大约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产业的概念在工程行业中越来越多被提及,寰球公司开始编制集团公司、中油工程要求的多份调研报告。”唐硕是承担报告编制工作的核心成员。
这份额外的任务让他“饱受折磨”——白天需要完成既有项目的设计任务,只能靠夜间完成报告的编制。最难受的是那种“四不知”的感觉——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
压力缠身却认知有限,信息浩瀚却头绪不清。看书、查资料、请教专家、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能获取新信息的渠道他一个也没放过。那几年,唐硕总是被一些似懂非懂的概念所纠缠。在探索未知的困境里,他的生活变得更加单一,就连一直坚持的跑步习惯也逐渐被搁置。
认知的突破是个缓慢的过程。当3年多时间过去,唐硕已经在磕磕绊绊中编写了10余份报告,还在专业期刊上发表了新能源方面的论文3篇。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从当初的“小白”变成了新能源业务里屈指可数的青年专家。他不仅厘清了诸多跨行业概念,更对工程公司从事新能源业务的发力点有了明晰的判断。
此时,落地项目成了他最大的心愿。
很快,北京冬奥会为他带来了曙光。2020年,寰球北京公司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延庆PEM制氢项目的设计工作。唐硕担任项目经理,边思颖担任他的助手和专业负责人。
“这是一次对绿氢理念的广泛传播,呈现了氢能的一种利用途径,对公司新能源业务乃至行业发展是一次启迪和尝试。”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他们相继克服了设备接口不统一、防爆区与设备布置存在矛盾、行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在新能源项目中交出了第一张“小卷”。
随后,“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新能源产业推上了发展快车道。2021年冬天,孙小康加入新能源团队,负责市场开发,与唐硕负责的顶层设计和技术开发互为补充并相互支持;从各专业选拔的年轻工程师负责具体的专业技术工作。至此,新能源业务青年团队初具规模。对唐硕而言,他不再是一个人孤独前行。
不过,他的乐观很快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团队“形”具备了,“神”却未被完全赋予,每一位新加入的工程师都被认知局限所围困。孙小康设计建设了10多套聚烯烃装置,对氢能等无机物却知之甚少;边思颖虽然参与设计了制氢站,但对新能源上游的风光发电无从下手;学电气出身的白冰参与了公司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这与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初入阵营,概念不清、方向不明、信心不足,成了团队成员最大的束缚。
学习、交流、请教、研讨,组长唐硕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和探索历程倾囊相授,副组长孙小康则做好“精神导师”,行业顶级峰会更是常见大家的身影。不到1年的磨合、浸泡后,团队成员不仅对新能源产业的前景充满了信心,更对公司投身新能源产业的路径有了清晰认知——在以氢能为核心的“制、储、输、用”全产业链中当好“串联者”。
随着认知的深入,项目实践也在大踏步拓展。在成功完成金山氢能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等多个绿氢项目可研的基础上,2022年,他们获得了集团公司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的设计机会,以及国内首个万吨级绿氢项目——三峡集团纳日松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执行机会。
不到2年时间里,这个数量不到20人、平均年龄不到36岁的年轻团队,不仅实现了个人认知与能力的快速跃升,也为公司在新能源赛道争得领跑地位。
反传统的创新者
以氢能为核心的“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大致可分为3个环节——上游以光伏或风力发电为主,通常由电力设计院设计建设;中游为电解水制氢,将上游产生的电能对水进行分解产生氢气,属于电力和化工交叉的范畴;下游则是绿氢的储存、运输或制成绿色合成氨、绿色甲醇,属于化工设计的范畴。
寰球北京公司长期从事化工工程设计,只有跨越了从化工到电力的鸿沟,才能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横亘在新能源团队面前的是一系列技术难题。不同于以往的纯化工工程技术,他们需要在新的要求下改变多年的设计思路,冲破一个个关卡,分专业打造技术利器。
电气工程师白冰首先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他需要从发电输电开始研究,搭建电力到化工的桥梁。“刚入行的时候,我就被一份可研报告里非常漂亮直观的能量流动分布图给震惊到了,根本不知道人家怎么做出来的。”不过,差距并没有让这个33岁的陕西“后生”轻易放弃。他把行业最主流的计算软件全部使用了一遍,还整理形成了近30份简易计算表。
不到2年,他做出的高质量分析图表就让业主惊叹不已:“没想到一个化工院对新能源发电及输电有如此深入的研究。”不仅如此,他还研发出电解槽之间大规模集群控制计算模型,可以根据输入电力的波动情况,很好地实现电解槽效率和功率之间的平衡。
当上游电力到化工的桥梁搭建之后,压力传导到电解水制氢环节。这是化工设计的业务范畴,但上游的电力设计业务会延伸至此,因此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电解槽设备商大规模入场,成了当前新能源产业链竞争最激烈之处。
为了守住这个“关隘”,35岁的张彦龙对电解水制氢技术开发投入了大量心血,成功开发出风光氢储一体化调控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纳日松项目。在该系统中,他针对电解水制氢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各厂家生产的电解槽参数各不相同的状况,编制出一套仿真模型——输入风、光预报数据,即可为装置计算出最为优化的运行策略,成功克服了风、光波动对装置平稳运行产生的影响,解决了低负荷下装置的稳定操作问题,将化工设计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游与中游的问题一一破解之后,下游则需要将氢能转变成绿色甲醇、合成氨等“绿色产品”才能产生持续的效益。这本是寰球公司的传统设计强项,但将之放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一环中,则要“反传统而行之”。
以氨合成塔为例,之前追求越做越大,但是新能源领域追求的是小巧、高效,并且需要进行柔性设计。柔性设计理念是唐硕坚持的“反传统”化工设计路径,是为了应对上游风、光波动产生电能波动而导致氢气产能波动。这与原料稳定的传统化工路径截然不同。
35岁的陈胜彬负责氨合成塔的设计。为了设计出“小而强”且能够柔性生产的氨合成塔,陈胜彬查阅了大量文献和以往项目资料,把复杂的塔内部件一点点“抠”出来研究,逐一寻找工艺优化办法,搭建了几百个数学模型,进行了数万次计算对比,目前已经成功完成2个小型氨合成塔的工艺包设计。
当这些分专业的技术利器被一一攻克后,项目执行就变得更加得心应手。2023年6月,备受关注的纳日松项目提前实现了产氢目标,其使用的IGBT整流技术、全流程DCS控制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显著提升了装置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运行水平。同时,寰球公司自主开发的大规模气体纯化流程模拟技术得到成功应用,保障装置环保降耗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全产业链的串联者
有了技术利器支撑,如何吸引更多客户的关注、拓展出更大的市场,成为新能源团队讨论最多的话题。
自组建团队后,唐硕、孙小康和团队核心成员达成了高度默契,确定了选用最前沿人才、做全产业链方案、以“专家明星”引流市场三大“攻城”举措。经过2年的触探,市场回响大大超出预期。
吴艳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中受邀加入团队的。202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的她被寰球公司博士后流动站的招聘信息所吸引。因研究内容高度相关,唐硕激动不已,软磨硬泡,终于“扣”下了人,让其在新能源团队中负责打造一款利器产品——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容量智能设计优化技术。
这是针对行业“痛点”而量身打造的“金刚钻”。该模型可以为不同业主提供从上游到下游全流程不同的产品路线选择和参数配比,为最终项目决策提供全方位指引。
“该模型从大的流程到每个单元的设备、价格、效率,涉及几十万个变量,能够快速直观地呈现项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在团队成员的大力支持下,吴艳仅用不到1年时间就完成了模型的初步搭建,一经推出便以“人无我有”的优势占据市场,目前已经应用于40余项国家新能源项目的前期方案优化。
复盘模型开发过程时,吴艳说,她也遭遇了绕不过去的“坎”。“新能源业务相关产业链很长,各环节技术层出不穷,在繁多的信息中找到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与各企业、厂商的广泛交流来梳理信息、判别真伪,逐步厘清并确定重点项目和技术开发所需技术参数。”
模型成功应用后,对局部功能的持续优化就变成了长期且持久的工作。团队又挖掘出另一位博士姜勇,与吴艳并肩作战。姜勇本科、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入职寰球公司不到3年就参与将近10个LNG工程项目,申请专利近10件。“这种顶配的‘王炸’组合必将大大加快研发进程。”团队成员对此信心十足。
在全流程方案得到业主青睐的时候,负责市场开发的孙小康在“培育项目”方面思路也更加开阔。
今年41岁的孙小康是新能源团队里“最老的人”,也是最富激情和热血的“导师”。他身形挺拔、语速很快,喜欢用生动的比喻来讲解一些理念和复杂的概念。在转行从事新能源业务之前,他从事了10多年项目管理工作,练就了与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2021年秋天,他刚卸任塔里木乙烷制乙烯项目群副经理职务便接到一纸调令,带着一脸“蒙圈”扎进了新能源市场。很快,他开朗乐观、灵活机动的优势在这片新蓝海中发挥出来。
独闯业主大楼的故事至今都让团队成员津津乐道。“2022年,得知某业主要推出一套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我们在得不到引荐的情况下只能想办法‘混进’业主大楼,利用3分钟时间完成自我介绍并推出了寰球公司为其制定的全产业链方案,由此赢得了第二天的专场座谈和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最后成功获得了项目的可研和基础设计项目。”
近两年,随着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团队工作应接不暇。孙小康又琢磨出一条新的策略:“我们将团队专家分层次打造成‘明星’,在不同的交流研讨会上宣讲全产业链方案和技术利器。”此举既培养了“明星”专家,实现了市场引流,又科学分配了团队资源,可谓是一举多得。而市场的热烈反馈也坚定了大家走好“新”道路的信心。
“今年以来,我们忙得人仰马翻,有时候一天就需要接待七八个客户,对重点业主更是密切跟进。”团队成员跟打了鸡血一样,连轴转也不知疲惫。为了某个项目投标,他们利用两周时间开展了5轮自我答辩。对最后45分钟的宣讲PPT,大家精心打磨,不眠不休地干了2天2夜,在后半夜定稿后仍然高度兴奋,仅睡了2个小时后又精神抖擞地与业主见面,最后一举夺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国家对新能源项目的新政策即将落地,国际上对碳排放的‘限制令’倒计时也已经到来。在行业巨变的风潮中,我们更需要守住初心,走好自己的路。”秉承着这个信念,新能源团队的年轻人比以往更加忙碌。对他们来说,这场新的竞技才刚刚起步,前方绝对不会是一片坦途,但既然选择了,就必须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