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具有占用数量大、社会流动性强、使用条件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因此,瓶标委一直受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领导的高度关注。经过40年的发展,瓶标委已形成了包含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气瓶附件标准、充装标准、检验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使用标准和信息化标准等比较完善的气瓶标准化体系。”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保国在2023年全国氢能标准化工作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表示。
图 | 气瓶标准体系框架
(由瓶标委提供,此处仅用于学习分享)
气瓶在氢能产业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上连氢气制造,中承氢气存储,下接氢气应用。作为储存氢气的容器,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使用氢气的场景。截止到2023年11月,瓶标委已经制定了76项标准,涵盖基础标准、检验标准、充装标准使用标准及信息管理标准等。其中,涉及氢能产业有5项标准,包括70兆帕Ⅲ型和Ⅳ型储氢气瓶标准、高压储氢阀门标准、内胆相容性标准、以及储氢气瓶定期检验标准,与《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核心标准研制行动”提及的任务相符合,为氢能产业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中,GB/T 35544《车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是2017年发布的标准,目前有将近50家企业生产与之相应的气瓶,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北京冬奥会上的大巴车,展示了我国在氢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
张保国副秘书长介绍道,我国早在2015年就开始对Ⅳ型气瓶进行调研和研发,并引进了一些相关设备。虽然Ⅳ型气瓶相关的国家标准是在2023年5月份正式出台,但在此之前,相应内容以团体标准的形式进行公开实施。目前,已有4家国内企业制造的Ⅳ型气瓶通过了三新技术评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还有2家日本企业也通过了我国特种设备部门的三新技术评定,正准备进行安全技术评估,这标志着我国在Ⅳ型气瓶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大会主持人、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鲍威对此表示深有感触,他表示,团体标准(团标)和国家标准(国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团标更多地体现为市场化行为,其制定过程相对简单、周期较短。而国标则是国家对整个产业规范化和引领行为的体现,制定过程较为严谨、周期较长。对于国标的立项,第一要有充足立项理由,第二有要足够的工作基础和数据的支撑,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如果有团标实施的经验,包括一些案例,包括对于产业的帮助和作用,都会对国标的成功立项提供更好的基础。所以如果企业和行业在急需相关产业标准的情况下,可先行响应制定团标,然后让团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订,积累大量实践经验、数据和验证,将为未来国标的制定提供到有力支持。而国家对团标的采信,也意味着团标在后续国标立项时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缩短国标制定周期。团标和国标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有助于推动产业标准的快速发展,以适应产业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
文 | 由大会官方会议纪要整合
随着氢能产业的发展,车用燃料储氢对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吸附储氢等新型储氢形态的需求日新月异,不断促进着新的储氢气瓶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对此更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对其加以指导和规范,与之相关的气瓶附件标准、检验与试验标准、充装使用标准亦需要同步跟进,以确保气瓶在氢能产业应用场景中的安全性能和适用性,促使我国气瓶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推进。为满足标准研制所需的技术支持,瓶标委与氢标委建立了联络员机制,以加强两个标准化委员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固态储氢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图 | 瓶标委副秘书长张保国展述未来工作计划
在未来,瓶标委计划开展的标准研制工作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不完全统计):
1、集装及站用压缩氢气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2、站用储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3、金属氢化物可逆吸附储氢气瓶相关标准研制工作;(与指南中的《移动式金属氢化物可逆储放氢系统》标准配套)
4、金属氢化物可逆吸附储氢气瓶充装规定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5、气瓶安全泄压装置用玻璃泡技术条件相关标准研制工作;(有团标基础)
6、储氢系统气体循环试验方法相关标准研制工作;(有团标基础)
7、储氢气瓶气密性氦泄漏检测方法相关标准研制工作;(有团标基础)
8、储氢气瓶火烧试验方法相关标准研制工作;(基于联合国GTR,支持GB/T 35544和GB/T 42612)
9、金属氢化物可逆吸附储氢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此外,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瓶标委未来可能还会启动液氢气瓶及瓶阀、叉车用储氢气瓶及瓶阀、瓶式集装箱用气瓶气动瓶阀及安全泄放装置等新的标准研制工作。
“一个标准体系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变化。对于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指南,我们应该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修订和补充,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张保国副秘书长对此建议道,“首先,我们应定期审查和修订氢能产业标准体系指南,确保其内容能够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同步更新。其次,我们应将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成熟的领域纳入标准体系框架,以便更好地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我们应对产业迫切需要的标准立项给予更大的支持,并加快标准制定的进程,以满足产业发展的紧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