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最终协议。这项协议将首次推动各国“摆脱”化石燃料,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严重影响。
这一协议与COP28举办地所在地——中东——相互映衬。过去,这里曾以丰厚的化石燃料资源发展出富饶的支柱产业;如今,伴随着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迈进的转型浪潮,中东正凭借自然禀赋的先天优势,借力传统能源领域内建立起的完整产业基础,一跃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高地。
从化石能源到风光绿氢的转型原动力
“包括沙特、阿联酋、阿曼在内的几个中东国家,都已将绿氢产业列为未来10年到30年的重要国家战略,是其碳中和整体目标上的关键组成部分。从自然资源优势、产业内在驱动力和地理位置等方面来看,中东地区发展氢能,具备较好的优势条件。”华为数字能源中东中亚区域总裁姚茳介绍道。
12月9日,在COP28会场的“中国角”会场上,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氢'启未来:低碳、安全与气候效应边会”上,中国电建国际工程公司迪拜分公司、华为中东中亚数字能源业务部与海德氢能等三家中国企业受邀出席,正式签署绿氢领域战略合作计划。
作为新能源工程建设、能源智能化技术和氢能科技创新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家企业,通过绿电制氢示范项目为切入口展开合作,针对中东地区新能源特征,聚焦绿电离网制氢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能源工程服务-智慧能源管理-先进电解制氢”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切实行动助力中东地区新能源发展、加速能源转型,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增砖添瓦。
柔流电解技术,书写“绿电+绿氢”新答卷
在双方合作的背景下,华为中东中亚数字能源和海德氢能在中东地区的风光离网制氢联合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电解制氢与波动性绿电的耦合,是绿氢制备的一大痛点。提升制氢系统的绿电适应性、实现离网运行,是氢能大规模商业化、实现可负担绿氢制备的必经之路,正迫切呼唤绿氢行业交出答卷。
柔流电解技术应运而生。作为电氢耦合的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关键技术,它衍生自新能源系统动态控制技术。不同于传统电力系统“源随荷动”的特征,离网制氢系统的电力输入——风光电力——具备高随机性,为保证最大程度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该技术采用了“荷随源动”的模式,以可靠绿色电力与灵活制氢技术的结合,综合管理制氢负荷与风光发电的匹配。
基于这一技术构建的离网型制氢系统不从电网取电,系统对电网的依赖性减弱,波动性电源对电网的冲击大大降低,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制氢所需电能量费用,进而降低平准化制氢成本,亦能确保所产出氢均为绿色氢能,或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制氢的核心发展方向。
“华为数字能源利用其数字和电力电子的两大技术优势,通过光储微电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电力;海德氢能长于绿氢制备的产品和技术,在系统中实现后段的宽负载范围、强功率跟随的灵活绿氢制备。柔流电解技术是两者的核心技术融合,构成了面向中东业主的绿电制氢先进解决方案。”海德氢能CEO姚昌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