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的二次能源,应用场景广泛。氢能的利用方式涵盖了将一次能源,如水、风、光能等,转化为氢后再储存,并通过燃料电池发电以满足电力需求。这种利用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跨越地区和季节的限制,并且与绿色能源发电互相补充,可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
固态储氢系统是目前最可靠、最安全、最高体积效率的储氢方式。与高压气态储氢和低温液态储氢相比,固体材料储氢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储氢技术的储氢密度低和安全性差的问题。固体材料的储氢机理可以总体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物理吸附的储氢,另一种是化学吸收的储氢。物理吸附储氢材料的种类有碳质吸附材料、金属有机骨架以及沸石等。
氢气会被吸附在材料的微小孔隙、骨架或管状结构上,而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关于吸取和储存氢气的化学过程,有几种主要材料可供选择。其中包括不同种类的金属合金、金属氢化物、配位氢化物和氢气水合物等。这些材料通过发生化学反应,能够将氢气储存在金属氢化物的合金晶格中。在目前的储氢方式中,固态储氢系统是最可靠、最安全、最高体积效率的储氢方式。
储氢材料是一种能够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反应,并且可以可逆地吸收和释放氢气的材料。储氢材料可分为物理吸附材料和化学储氢材料两大类别,丰富多样的种类供选择。
物理吸附材料可以划分为金属有机框架和碳材料,化学储氢材料可分为金属氢化物和非金属氢化物。其中,稀土储氢材料市场占比高达90.55%。
固态储氢材料主要采用AB5、AB2和AB型储氢合金作为合金材料,它们的储氢容量分别为1.5%、2.0%和1.8%。另外,钛钒固溶体合金和镁基合金的储氢容量可高达3.8%和7.6%。
除了这个之外,由轻质元素Li、B、N、Mg和Al等组成的金属氢化物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储氢合金是一种金属间化合物,可以在特定温度和氢气压力下大量吸收、存储和释放氢气,且具有可逆性。合金储氢的机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金属与氢气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金属氢化物以储存氢气。随后,通过加热金属氢化物,可以将储存的氢气释放出来,从而实现合金的循环储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