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技术发展、安全、成本因素等原因,氢储运一直是氢能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的环节。今年以来,氢储运在政策、标准、企业、项目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气态氢储标准出台,纯氢、掺氢管道技术及项目突破;液氢技术及项目落地突飞猛进;固态储运在中小型终端应用中大放异彩;有机液态储氢开始迈进产业化应用前期等。
本文盘点四季度氢储运环节的突破性进展事件如下(据公开信息整理,排序按披露时间):
1、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出资50亿设立氢储运子公司
12月19日,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在沪成立揭牌,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注册资本50亿元。公司将加快建设油气基础设施,全面融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力保障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能源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依托上海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加快开展储气、储氢、储二氧化碳、储空气等技术研究,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2、中海油有机物储氢催化剂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2月,中国海油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成功牵头研制了甲基环己烷脱氢催化剂。经实验室长周期评价显示,该催化剂的平均甲基环己烷转化率达98%,甲苯的选择性达99%,优于国外产品的技术指标。此外,没有出现积碳和性能衰减现象,表现出良好的抗积碳性能和优异的稳定性。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有机物储氢催化剂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国家能源液氢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启动建设
12月8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牵头的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液氢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启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该研发创新平台将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按照集团公司和六院的战略部署,紧密围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需求,在液氢领域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聚焦创新资源,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装备研制和应用场景示范,形成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体系和产业集群,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航天力量。
4、航天氢能国产“5吨/天氢液化系统冷箱”成功下线
12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5吨/天氢液化系统冷箱”在北京成功下线,该产品是首台连续型转化换热器大型氢液化系统核心设备,标志着我国在液氢高效储运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智能化、单位能耗等方面均比肩国际先进水平,预计在2024年投产,投产后可使我国氢液化装备产能水平跃上新台阶。
5、宝武镁业镁基储氢材料目前已经出产品,项目开始试生产
12月6日,宝武镁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镁基储氢材料目前已经出产品,青阳项目已经开始试生产。镁储氢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钢厂通过固态储氢可以极大提升用氢的安全性,并能实现规模储存与运输,还能有效利用钢厂的余热供能,将极大推动钢铁从碳冶金走向氢冶金发展。按钢厂年 100 万吨氢冶金估计,需要 10 万吨储氢量,对应需要镁基储氢材料约 6000 吨。拓展到亿吨宝武,将产生60 万吨镁基储氢材料的新增需求。镁基固态储运氢车可根据场景需求组合达到更高容量的氢气储存能力,以及进行氢气的大规模、长距离运输。
6、年产3万吨液氢,国能、国富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落地内蒙古
11月16日,国能内蒙古电力蒙西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内蒙古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合作开发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共同投资约105亿元人民币用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该项目完成后,预计年产规模为3万吨液氢, 新能源容量配置约110万千瓦。首期年生产液氢6600吨,新能源容量配资约30万千瓦。
7、东方氢能牵头打造国内首个液氢示范区
11月6日,攀枝花液氢应用示范区交流座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现场签订国内首个液氢应用示范区项目合作协议。东方氢能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共同签订了《液氢应用示范区(攀枝花)合作协议》。各方约定,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氢能产业方面的优势,携手将国内首个液氢应用示范区项目——攀枝花液氢应用示范区项目建设好,推动液氢商业化应用进程,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新典范。
8、东方锅炉西南首个输氢管道中试平台正式投用
11月,由东方锅炉研制的西南首个输氢管道中试平台在攀枝花市正式投运,为氢气大规模、长距离运输管道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东方锅炉以攀枝花管道输氢母子加氢站为依托,建设输氢管道中试平台,在1.2km长的输氢试验管道上对候选材料的实际运行考核,评估筛选兼具安全性、高品质的输氢管材。项目团队充分考虑后期氢气运输量大等因素,选择大口径管作为试验平台的试验段,并开展输氢管道候选材料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氢相容性研究。在参建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输氢管道中试平台顺利完成焊接、探伤、试压、防护和调试等一系列工作,成功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