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氢气不仅可以用作燃料,还可以用作许多领域的原材料进行深度脱碳。“交通领域是整个氢能行业应用的先导部分。“十四五”期间,氢能走多元化发展应用研究之路,不断进行探索中国工业、建筑等领域,构建“大氢能”景象。2019年,全国石化化工工业用氢近90%,约2800万吨。目前,化石能源制氢占主导地位,导致碳排放超过4亿吨。氢气被用作原材料,很难通过电气化减少排放。对此,绿色氢工业的二氧化工具有解决方案。
预计到2060年,氢能在石化、化工、钢铁等领域需求将达到5400-8200万吨,氢能将成为绿色低碳化工原料,占工业氢需求的70%以上。到2030年,绿氢取代灰氢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氢还可用于季节性储存波动性可再生资源和电力,除化工和建筑领域外。未来,高比例风能和太阳能并网将显著增加能源储存需求。自2030年以来,对可再生资源和电力的季节性能源储存需求将大幅上升。可再生能氢与储氢相结合,能为我国能源发展需求分析提供一个长期的季节性灵活性。薛和来提出,绿氢是一种长期的氢供应方式。从长远来看,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氢气是唯一可持续的氢气供应方式。未来,绿色氢气将具有成本竞争力。减少可再生资源、电力和电解槽,
熊华文还认为,未来进行供电管理系统将呈现“风景资源优先、多源协作”的供需关系格局,迫切需要可靠性和周期性储备调整。氢和氢燃烧设备可以提供跨时间、长时间的电力和电力调节,填补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的不足。